(一)优先推荐(★★★★★)
1. 核桃
(1)核心成分:
Omega-3脂肪酸(ALA含量最高,每28g含2.5g),抗炎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;
多酚类抗氧化剂(鞣花酸、褪黑素),减少氧化应激,保护神经细胞。
(2)临床证据:
每日30g核桃,持续6个月可降低LDL胆固醇5-7%(《美国心脏协会杂志》2021)。
(3)建议量:每天4-6颗(约28g)。
2. 杏仁
(1)核心成分:
膳食纤维(每28g含3.5g),延缓血糖上升;
维生素E(7.3mg/28g),保护血管壁;
镁(76mg/28g),调节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。
(2)临床证据:
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杏仁可降低空腹血糖10-15%(《Diabetes Care》2019)。
(3)建议量:每天20-25颗(约28g)。
3. 开心果
(1)核心成分:
植物固醇(每28g含60mg),抑制胆固醇吸收;
叶黄素+玉米黄质,减少动脉斑块氧化。
(2)临床证据:
开心果替代15%膳食脂肪,6周后收缩压下降4.8mmHg(《Hypertension》2020)。
(3)建议量:每天30-40颗(去壳约28g)。
4. 南瓜子
(1)核心成分:
锌+镁(2.2mg+150mg/28g),改善胰岛素分泌;
类胡萝卜素,抗动脉硬化。
(2)适用人群:糖尿病合并前列腺疾病患者(锌调节激素平衡)。
(3)建议量:每天2汤匙(约28g)。
(二)适量食用(★★★☆☆)
1. 榛子
优势:单不饱和脂肪酸(油酸)占77%,提升HDL胆固醇。
注意:热量较高(176kcal/28g),肥胖者需控制量。
建议量:每天10-15颗。
2. 碧根果
优势:多酚含量高(仅次于核桃),抑制LDL氧化。
注意:Omega-6比例较高(可能促炎),需搭配Omega-3食物。
建议量:每天5-8颗。
3. 葵花籽
优势:维生素E(10mg/28g)保护心血管,硒(19μg)抗炎。
风险:市售产品多含盐,需选原味无添加。
建议量:每天1把(去壳约28g)。
(三)谨慎选择(★☆☆☆☆)
1. 腰果
缺点:饱和脂肪占比20%(高于其他坚果),可能升高LDL。
替代方案:仅作为偶尔零食,搭配高纤维食物(如燕麦)。
2. 夏威夷果
缺点:热量最高(204kcal/28g),单不饱和脂肪占比80%,但过量易致肥胖。
建议:每周不超过1次,每次5-6颗。
3. 花生
争议点:Omega-6脂肪酸占比高(可能促炎),霉变风险(黄曲霉素)。
替代方案:选择水煮或原味,避免油炸/糖衣。
陈沛沛营养师(北京协和医院营养医学科)
(四)关键禁忌与注意事项
1.加工方式:
必须选择原味、无盐、无糖,避免盐焗、蜂蜜烤制等加工品。
2.氧化风险:
核桃等高不饱和脂肪酸坚果需冷藏保存,防止油脂酸败。
3.合并肾病:
高钾血症患者(如晚期肾病)需限制杏仁、南瓜子摄入。
4.过敏风险:
花生、腰果是常见过敏原,需谨慎排除。
(五)科学摄入策略
1.每日总量:控制在28-30g(约一手掌心),分2次食用。
2.最佳搭配:
核桃+酸奶:增强钙吸收,平衡脂肪酸;
杏仁+蓝莓:多酚协同抗氧化,改善血管弹性。
3.替代方案:将坚果打成粉,加入燕麦或沙拉,减少油脂直接接触氧气。